不久前看了一部在国际影坛声誉极高的意大利故事片《美丽人生》,感触颇多。故事表现了一个犹太父亲在纳粹集中营里,为了保住孩子的快乐童年,以善意的欺骗,游戏的方式将所有的苦难都编织成童话,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……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,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,却被编导们以喜剧的方式展现给观众,让观众面对犹太孩子纯真的大眼睛时欲哭无泪,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。看优秀儿童片时,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:一个鬼怪精灵的小家伙,最小的可能只有几个月大,就能把贪心作恶的大人们弄得丑态百出,使他们自食其果;还能看到在电脑技术的合成下,卡通小明星和真人们进行着温馨的情感交流,正义彻底战胜了邪恶……看这样的电影,我们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大人,我们甚至忘记去计较诸多细节的不合理性,而沉浸在为可爱的小家伙们编织的童话世界里,潜移默化地吸收着剧情中蕴含的哲理和道德“说教”。
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儿童电影。关于教化的题材,关于苦难的话题,就不能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演绎出来吗?这恐怕不是技术和资金上的问题,最大的障碍我以为是儿童电影工作者们的创作观念问题。
长期以来,我们一直在朝“寓教于乐”努力着,然而效果并不明显。大多数国产儿童片还缺少“愉悦”和“教化”的完美结合。从近几年生产的儿童片来看,我们生产了不少表现残障儿童、绝症少年同病痛做搏斗,表现贫苦农村缺衣少穿情况下,孩子怎样自强不息取得优异成绩的影视片。从主题上讲,这样的儿童片积极、向上,它能告诉孩子珍惜现在的幸福日子,珍惜生命的美好,然而这类题材多了,且表现手法单调,就给人带来误解,好像只有处于极度艰难状况下的孩子才能有所作为,好像所有的父母都要承受下岗的压力,脾气暴躁,扮成难以和孩子做朋友的“黑脸”。惊人的情节雷同,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方式,缺乏引起儿童兴趣和美好憧憬的闪光点,这使国产儿童片难以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。面对亿万少年儿童,我们的创作者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一样看待事物,捕捉儿童生命中那些别有情趣的东西。这样,我们就会发现,儿童的人生本来就是美丽的,即使在艰苦的情况下,他们也是苦中有乐、充满生机。试想,如果总用成人的价值观来揣摩孩子的喜怒哀乐,孩子们还没看进去、乐起来,他们还能接受你的思想吗?